本文分享围魏救赵的意思 相关的内容,包括出处,解释等。
【围魏救赵的意思出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田忌欲引兵之赵, 孙子曰:‘……今梁赵相攻,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 老弱罢 (疲) 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据其街路, 冲其方虚, 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 魏果去邯郸, 与齐战于桂陵, 大破梁军。”
【围魏救赵的意思故事】:
战国初期, 魏国势力强起来, 便向外扩张, 公元前三五三年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急, 便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想用孙膑为大将, 孙膑很客气地说:“我是遭过刑戮的人, 不能够当大将。”于是齐威王便任田忌为将, 孙膑为军师, 率兵救赵。田忌准备带兵直接到赵国去援救, 孙膑认为这不是上策, 便对田忌说:“要劝解打架的人, 也要善于分解, 不能直接参加进去帮打。派兵解围的方法也是这样,不能硬碰硬,而应采取避实就虚的办法, 使敌人感到形势不利。产生后顾之忧, 那样, 赵国之围就自然会得到解除。现在, 魏国猛攻赵国, 它的精锐部队必在赵国, 而且已打得精疲力尽了; 它的老弱残兵, 在国内也搞得疲惫不堪了, 因此, 我认为不如统帅军队用最快的速度直冲魏都大梁, 截断它的交通要道, 攻击它设防虚弱的地方。魏国知道后, 必定会从赵国撤军, 回兵自救。这样, 我们定能解赵国之围, 同时又收到了挫败魏国的效果。”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 引兵攻魏, 魏军撤兵回国, 齐军乘其疲惫, 中途截击, 在桂陵一战, 大败魏军, 赵国之围遂解。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围攻敌人后方据点, 迫使敌人撤回其兵力的作战方法。
【古例】: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倘用围魏救赵之计, 且不来解此处之危, 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如果敌在根据地内久踞不去, 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 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 而用主力进攻敌所从来之一带地方, 在那里大肆活动, 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 这就是‘围魏救赵’的办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二年级成语“围魏救赵”的意思,出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