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和水调歌头 全诗。希望大家喜欢。
白朴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谁唤□□起,呵手染胭霜。
白朴的词都比较工整,词风近于苏辛(苏东坡、辛弃疾),但无叫嚣之气,一些咏物词写得简淡婉逸,这一首《水调歌头·十月海棠》词就具备这些特色。
词的开头写海棠花的尊贵和人们对它的爱惜:用金盘盛装把它献上华屋,怕它萎谢,夜深了还秉烛观赏,“金盘荐华屋”出自苏轼”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这里的“荐”做“献”字解。“银烛照红妆”,亦出自苏东坡《海棠》一诗中“但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句,这里借用苏诗从侧面写出了海棠花的娇美和作者的惜花心情。历代描写海棠花的诗句很多,作者写海棠花的尊贵和娇美,借用苏诗名句,一带而过,着墨不多,匠心独具,恰到好处,一点不显生涩。“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春天一到,海棠花放,可这美好的季节又是多么暂短,供人欢娱的赏花时光,人们又曾得到多少呢?海棠花在风风雨雨中匆忙地把春天送走了.当然,自己也凋谢了。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开始正面接触十月海棠:“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只有返魂香”,年华似水,转瞬秋末,原以为司春之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怎能相信和海棠的情缘并未断绝,十月海棠还有这么诱人的还魂之香呢? “返魂香”,《博物志》载:“武帝时西域贡返魂香三枚,病者闻之即起,疫死未三日者熏之即活”。“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你看吧,在那风扫落叶、万物肃杀的季节,海棠却傲然挺立,不畏风雨,不畏严霜,美艳芳香,真是几经风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万木摇落”句点出了季节时令,是环境衬托。“摇落”一词特别精当,把秋季风吹叶落、万物肃杀的景象描绘出来了。“浓艳又芬芳”句正面描写十月海棠,浓艳写美;芬芳写香。笔墨经济,概括性强,寄托了作者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
词的下片一开始,作者由海棠想到了杨贵妃:“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想那杨玉环在沉香亭里春睡足了,按着节拍唱《霓裳舞衣曲》是何等春风得意,谁料想,受宠一时的杨贵妃却没逃脱马嵬坡之灾,“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往蜀地,行至马嵬坡,六军统帅陈元礼杀了宰相杨国忠,然后逼着唐明皇赐杨贵妃死,这时的皇上已无实权,眼看心爱的妃子被处死,自己却无力挽救,故词中说“野日淡无光”。这里作者借马嵬坡典故来说明自古佳人多薄命,人和物比,人不如物,是衬托笔法。再看十月海棠,“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意思是,十月海棠,不畏寒冷,不避小雪,与山茶为友,更喜欢和江梅新月作伴,象江梅那样,疏影横斜,在黄昏初月下暗香浮动,不怕寂寞。言外之意,只有山茶、江梅、新月才配与十月海棠作伴。“疏影”句,化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十分得体,环境气氛与十月海棠的姿态和幽香显得和谐协调,恰到好处。又以山茶、江梅作陪衬,更使词的意境深化而不单调,反映出了作者的志趣。“谁唤□□起,呵手染胭霜”,写作者惜花心情。“胭霜”,即胭脂,这里代指海棠,“染”,沾染之意。花经风雨人方惜,更何况是十月海棠呢,赶快呵暖冻手,去享受海棠的芳香吧! 结句,诗人对海棠的爱惜之情表现在感情的直接抒发和动作行为之中。《全元词》载这首词时,结句“谁唤”后边脱两字但不影响对词意的理解,有的版本补作“阿娇”二字,但无根据,这里不论。
读完这首词,联系到作者的身世,我们会感到,这在十月里幽香独守的海棠,不正是作者崇高品格的自我写照吗? 作者实际上是借十月海棠寄志,表现了作者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性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咏花诗词之《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全诗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