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王维的诗句和夜静春山空的上一句。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处】唐·王维《鸟鸣涧》 【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 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 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 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 【鉴赏1】 夜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桂花轻轻地洒落一地,仿佛整座山是一片空无。原诗描写春天山中静夜的悠闲情趣,文句中荡漾着无限诗意,令人悠然神往。 【鉴赏2】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而正是因为人内心闲静,没 有外事干扰,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能被诗人觉察。长夜寂静,景色 繁多的春山却显得空旷宁静。花落为动,却更显春山之幽静,以动衬静。 诗人内心之清静与春山之静谧交相呼应。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手法, 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清 闲,又展示了春山夜晚的幽雅宁静。后世常以此表现环境的幽静。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的夜晚 花叶自落,幽静空寂。[例]森壁争霞, 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人闲 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种大自然的幽 静,可以叫做身外之宁静。(郭天一《品 味宁静》) 【全诗】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①鸟鸣涧:此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之《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②桂 花:大多在秋季开花,也有四季开花的,此以解释春天开花之桂树为妥。 皇甫岳,事迹无考。云 溪,有人考证即绍兴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处,也是越中著名的风景胜地。 【鉴赏】 这首诗被评论家特别称道之点,是它“旨在写静境,却纯用动景处理, 最得画家烘托之妙,乃从宋(刘宋)王籍《入若耶溪》 ‘鸟鸣山更幽’ 悟 入。” (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王籍原诗是: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 悠。阴霞生远岫,阳景返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 悲倦游。”抒写泛舟若耶溪所引发的羁思乡愁,其中“蝉噪”、“鸟鸣”二 句饶有情致,被目为“文外独绝”是无愧的。或许鸟鸣涧即因此得名。王维 来到若耶溪,要写鸟鸣涧,而“鸟鸣山更幽”的名句横在前面,该如何落墨 呢?我们会想起李白。李白见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云 云) ,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里却不服,欲拟之较 胜负,便写了 《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云云) ,《鹦鹉洲》 (“鹦 鹉来过吴江水”),结果无以过之。以李白之才,在这件事上却输给崔颢, 说明艺术创作不能模仿。 王维面对王籍的名作没有像李白那样刻意模拟,而 是取其神而遗其貌,立意仍是“鸟鸣山更幽”,但却写出鸟是如何鸣,山何 以更幽,这就等于将一个原本抽象的命题加以具体阐发,使之变得生动形 象,易于为人接受。所以,《鸟鸣涧》之于王籍原句,既有悟入,又能化 出,是面目一新的再创造。首先交代“人闲”,山居静夜,是诗人在安闲静 默中领会的。人是感知外界的主体。由于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环境气氛相契 合,他才能敏感地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变化。月出之前,静夜空山什么也看 不到,诗人用“桂花落”衬出这无光无声的宁静。桂花细微,落地无声,要 感知其“落”,只能通过触觉,这就把“静”写得像是可以用手摸得到了。 这是以局部的微动衬托整个空间的幽。继而月出,春山树影历历可辨; 但月 出无声,春山仍在沉睡状态中,诗人又凭视觉看到春山的“静”。这是以有 光衬无声,以见空山之幽。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响声出烟树间, 一两声啼过之后,春涧又恢复寂静,诗人又凭听觉听出春山的“静”。这又 是以短暂的有声衬托持续长久的无声。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摹,读者的触 觉、视觉、听觉全被调动起来,春山的幽静遂被展示得清晰无比。花落、月 出、鸟鸣这些景物,被安排在春山、春涧的背景之中,无不带有春的色彩。 比之“鸟鸣山更幽”一句来,王维此诗所创造的意境无疑更优美动人。 如果说王维写“君自故乡来”是将前人的诗“化多为一”,那么,这里 则是“化一为多”,即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 再创作。他虽无意与前人争胜,实际已超越前人。 【赏析】 《鸟鸣涧》是和友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和诗,描写 了春山月下的静谧之景,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境。 首二句写桂子 飘落,春山夜静。“人闲桂花落”,写诗人置身山中欣赏夜景,在闲 静的环境中感觉到桂花在飘落。花落本应无声,但由于“人闲”,没 有杂乱的声音干扰,因而能感觉到自然界细密的动静。一切生物 都睡着了,夜很静,仿佛春山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在这万 籁俱寂的山中参禅、习静,领略着清新的夜气。 后二句写月出鸟 惊,时鸣春涧。在静观中,月亮升起来了,银辉遍地,一下照亮了山 林幽壑,把栖息在林中的山鸟惊醒了,鸟在山涧的树丛中不时地叫 几声,衬托得春山春涧更为幽静。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 艺术手法,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写出动态和声息,衬托出环境的幽 静。因为局部的响动,是依赖于整个环境的寂静才被人觉察到的, 而局部的响动不可能打破整个环境宁静的气氛,大小悬殊的对比 反而能衬得出大环境更静谧。王维这样写,不仅是个艺术手法问 题,而且是哲学理念的表现,是于动中求静,宣扬虽动而常静的禅 宗寂灭思想。北朝佛学家僧肇所撰《肇论·物不迁论》说:“必求静 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 王维正 是把佛学的理论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求静于诸动”,宣扬虽动而 常静的寂灭思想。桂花自开自落,归于寂灭;惊鸟时鸣,鸣后复静。 《鸟鸣涧》写的就是王维“夜禅”、“习静”的实践(“禅”的原意是“静 虑”)。明代胡应麟《诗薮》称《鸟鸣涧》等诗“却入禅宗”,说:“读之 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人世间的一切争逐名利的尘念都在这静谧 的意境中净化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王维的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