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焚书坑儒”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本文分享和焚书坑儒的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典源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李斯曰:‘……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 (qing) 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又“ (侯生、卢生) 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释义用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除了秦记(秦国的史书) 和医药、卜筮、种植等书外,尽烧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等书。后又因博士侯生、卢生逃亡,在咸阳活埋了儒生四百六十余人。史称“焚书坑儒”。后以此典指摧残文化、读书人的暴政。

用典形式

【秦灰】 唐·刘禹锡:“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秦坑】 金·元好问:“方为骚人笺楚些,更禁书客堕秦坑。”

【秦余】 宋·杨亿:“蓬莱侔汉制,煨烬访秦余。”

【秦焚】 清·赵翼:“岂无郢唱能 飞雪,未到秦焚已化烟。”

【秦燔】 清·黄遵宪:“劫火出秦燔,六籍半残缺。”

【焚书】 唐·元稹:“逸礼多心匠,焚书旧口传。”

【焚坑】 唐·李商隐:“屋壁余无几,焚坑逮可伤。”

【儒坑】 宋·杨亿:“儒坑未冷骊山火,三月青烟绕翠岭。”

【不喜儒】 宋·苏轼:“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埋秦坑】 宋·梅尧臣:“到死只冻馁,何异埋秦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典故“焚书坑儒”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赞 (39) 打赏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