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本文分享王维的诗句和山中发红萼。希望大家喜欢。

【诗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出处】唐·王维《辛夷坞》 【意思】春到人间, 万物萌发。辛夷枝头的花蕾绽开了,红白相间,十分绚丽。这山中的红 萼,点缀着静寂无人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了结了它短暂的一生。全诗通过描述辛夷从花开到花落的过程,隐含了 诗人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 【全诗】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鉴赏】 木末, 指树杪。辛夷花不同于梅花、桃花之类。它的花苞打在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上, 形如毛笔, 所以用 “木末”二字是很准确的。“芙蓉花”即指辛夷, 辛夷含苞待放时,很象荷花箭。开放之后, 花瓣和颜色也近接荷花。裴迪的和诗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可用来作注脚。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当春天来到人间, 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 这山中的红萼,点缀着寂寞的涧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了结了它一年的花期。短短四句诗,在描绘了辛夷花的美好形象的同时,又写出了一种落寞的景况和环境。 王维是禅宗信徒,他的许多诗被认为具有禅意。尤其是包括本篇在内的 《辋川集》二十首,更被认为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从隐含着禅意方面来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和禅僧们用 “春来草自青”(《云门文偃禅师语录》)回答如何是佛法大意二者可以相通。寂静的山涧里,芙蓉花年年自开自落,自生自灭,无人知道它的存在,它也不管人世的变迁,这正是佛家所向往的空寂境界。同时,其中又有一种生生灭灭,穷尽复通的远思遐想,精光妙理。因此,说这首诗渗透禅意是可以的。不过, 王维的山水诗毕意与禅僧说理不同。王维兼官僚、诗人、画师、乐师、佛教徒于一身,各种思想因素,矛盾地统一在一起,笔下的境界也往往并非单纯地只体现一种意念。象这首诗以世俗的观念去理解, 也似无不可。《辋川集》中有一部分篇章所表现的情绪并非那么宁静淡泊。 这些诗集中在组诗的末尾, 象 《辛夷坞》下面一首 《漆园》: “古人非傲吏, 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 婆娑数株树”就颇有些傲世。再下一首,也是组诗的末章 《椒园》: “桂尊迎帝子, 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 欲下云中君”, 就更含有《楚辞》香草美人的情味。裴迪在和诗中干脆用 “幸堪调鼎用, 愿君垂采摘”把它的旨意点破。因此,若将这些诗合看, 《辛夷坞》在写景的同时也就不免带有寄托。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 人们对它是并不陌生的。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那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给人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 “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我们作这样的理解,与上面所说的禅意自然是两回事。但中国解诗向来贵通达,忌执着。王维思想有自身的复杂性;读者的艺术欣赏,也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因此我们对这类诗的理解,还是可以灵活一些,甚至应该兼容可能有的各个侧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王维的诗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赞 (0) 打赏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