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也”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没有下一句。

释义: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出处:出自晚清李伯元的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原文:

“今本署院力祛积弊,冀挽浇风,豁免办差,永除供亿。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

背景:《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作者李伯元。小说共五编60回,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全书讲了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扩展资料:文学赏析:

《官场现形记》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极端腐朽和黑暗的官僚制度。《官场现形记》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上自军机大臣,下至佐杂胥吏,全方位地摄入笔底。书中人物故事多以真人真事为蓝本。

作者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他们官职有高有低,权势有大有小,手段各不同,但都是“见钱眼开,视钱如命”、鱼肉百姓的吸血鬼。 举人出身的王仁开馆授徒,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他说读书方可做官,而做官的好处则十分诱人,“点了翰林,就有官做,做了官,就有钱赚,还要坐堂打人,出起门来,开锣鸣道。”

此书是上不得台面的话,他居然堂而皇之在课堂宣讲。不难想象,这种教育思想熏陶下的门徒,除了祸国殃民之外,还能有别的什么出息?让这种人充斥官场,官场该当是何等的丑态。《官场现形记》所写的不是个别的贪官污吏,而是整个政治体制的腐朽,无官不贪,无吏不污,卖官鬻爵、贪赃纳贿已成为官场的运行机制。

通过慈禧太后之口,道出“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里来的清官?”(第十八回)何藩台与其胞弟三荷包,内外联手,将府州县缺明码标价出售。贾润孙携十万两银进京谒见,立刻被一帮手眼通天的掮客包围,他们专门替朝中大老兜揽生意,进纳苞苴。军机处俨如坐地分赃的议事厅。书中两大参案,都是最肮脏卑鄙的政治交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官场现形记

这句话的意思,该说的已经都给你说过了,一会儿被打哭了别说我没警告你(就直接动手了)

所以这句话没有下一句,因为说了这句,对面再不改就直接动手了

这句话没有下一句。1、释义:

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1、出处:

出自晚清李伯元的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2、原文:

“今本署院力祛积弊,冀挽浇风,豁免办差,永除供亿。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云云。”

3、背景: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作者李伯元。小说共五编60回,是我国近代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并取得社会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

全书讲了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下至佐杂小吏等,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也可以说,别TM说提前我没提前告诉你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一、拼音:

勿谓言之不预也 [ 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 yě ]?

二、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凡所属官吏,有仍蹈故辙,以及有意逢迎,希图尝试者,一经察觉,白简无情,勿谓言之不预也。”

释义:凡是属下的所有官员,如果仍然有重蹈覆辙的,以及有意在言语行动上讨好别人,希望尝试的人,一旦调查发现,弹劾的奏章是不讲感情的,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

扩展资料

“勿谓言之不预也”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

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曾数次引用此句。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我国外交部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用“勿谓言之不预也”。

另外使用两次,分别是1962年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

这篇社论就侵入“麦克马洪线”以北的印军“向我边防哨兵进攻,造成我边防军官和士兵的伤亡”发出了异常严厉的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自己的国土任意被印度侵占,决不能坐视自己的边防人员惨遭杀害!是可忍,孰不可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勿谓言之不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勿谓言之不预也

意为: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和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勿谓言之不预也出处:《官场现行记》 第19回

释义: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和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用法:谓语

英语:Don’t say that I didn’t warn you

勿谓言之不预也

意为:事后别后悔,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出处:①太平天国?李秀成《再致上海各领事书》。②晚清李伯元所著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曾数次引用此句。分别是1962年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因此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但自从中国开始韬光养晦发展经济之后就基本没用过了。

近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曾数次引用此句。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 我国外交部向苏联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用“勿谓言之不预也”。另外使用两次,分别是1962年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和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因此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但自从中国开始韬光养晦发展经济之后就基本没用过了。

最近一次使用为罗援(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谈论钓鱼岛问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莫为言之不预

赞 (0) 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