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读后感4篇

本文核心词:荷马史诗读后感。

伊利亚特读后感4篇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战争最后一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与息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是只集中在四天的激战。这样的结构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在这场战争中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希腊人为了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而共同奋斗的团结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伊利亚特读后感,欢迎阅读。

  伊利亚特读后感1

  日前,重读《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引出一些感想:

  特洛亚战争,导火索只为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美丽妻子海伦被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诱走,墨涅拉俄斯组合希腊联军而发动的战争。这场战争,日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海上女神忒提斯、爱神阿佛洛狄忒、战神阿瑞斯、主神宙斯悉数到场,却各为自己的利益而明争暗斗:在众神操纵下,希腊军队同特洛亚军队展开持续10年之久的争战,许多无辜的年轻战士因此而命丧沙场,令人扼腕叹息!

  为一个女人发动这么长久的战争实属不该!倾一国之力,让许多生命消亡,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妻离子散,让广大的人民受穷,这一切的一切为了什么?只为追回一个不忠的女人!更可恨、可恶的是隐藏在战争双方背后那些众神,因他们的教唆与推动,让战争变得长远而凶残!其实后期战争已让敌我双方疲倦,初达共识,准备缔结和约,却触犯某些神的利益,被搅局,造成人类历史的劫难!

  纵观当今世界,《伊利亚特》的故事和如今的某些大国的嘴脸是多么的相似!有他们的后台操纵,在前台的小国纷纷变色、变脸,苦难的却是广大的人民!利比亚、叙利亚就是极好的例子,据说近期乌克兰的疯闹就有大国背后怂恿的影子,本来好好的一个国家被揉成一盘散沙,克里米亚的议会大楼也飘起俄罗斯的国旗,不知内战又何时将开起?

  唉,那些灾难深重的人民!

  伊利亚特读后感2

  一部流传万年的珍贵史诗,一本诸神与战争的唯美著作,一首唱不尽的英雄赞歌。翻开扉页,仿佛在那圣洁的云端之上,天使吟唱着圣歌,洒落黎明的曙光之中太阳之神驾着马车飞驰而过,云层雾霭下的英雄,卷着滚滚黄沙对峙在宽阔的平原之上。神与神之间的妒忌,人与人之间的仇恨,神对人的主宰,人对神的挑战――在古希腊思想的无限想象拓宽之中,一场乱世的讴歌拉开帷幕。

  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在《伊利亚特》中,这便是我们所看到的英雄。英雄不畏于战争的残酷,却鄙恨战争的杀戮;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家庭,一片城池,一个国家。纵然他们不拥有完美甚至是悲惨的结局,但仍然可以在那一片缄默的废墟中找到那还屹立着的为自己的国家而生的无悔之心。神的愤怒与威胁不会使他们畏惧;纵使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着那些高举着长矛的勇士,但哪怕最后一秒,死神近在眼前,他们的武器仍然朝着厮杀的’方向,后背顶着的是生养自己的土地。那些圣灵们凌驾于云端之上,也会为那些将鲜血染红土地的英雄默默祝祷吧。这是人性的尊严与骄傲。

  乱世的爱情是可贵的,情感是人类超越于神的优势。因为情感,人类有了战胜诸神的勇气;因为情感,人类突破了诸神设置的重重障碍;因为情感,人类在这无垠的宇宙中有了更胜于云端上那华丽诸神所带有的光辉。正是因为人不可能如神一般的生活,每个凡人有跌宕起伏的生活节奏与重重阻碍,人们才不会甘于神灵对他们命运的操控。在人生的史诗中尽情表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另一方面,从这部著作中就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己命运的倔强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我们可以读到生命的可贵,我们不可能永远如诸神一般长久的存活于一个恒定不变的世界,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美好。如果不尽心的去保护,最终也会如司马达王墨逞拉奥斯一般失去自己的挚爱,同时也在瞬息之间,一个王国便由于这种仇恨而灰飞烟灭。一场倾城之恋也渐渐消谧在被战火碾压的废墟之中。

  《伊利亚特》从特洛伊战争到最后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数百年的民间口头创作、流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重复杂的情节,曲折生动的论诉使得史诗变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一个仅仅发生在约五十天里的事情,始终围绕一个人与一件事为圆心向四周无限的展开讨论与延伸:叙述了愤怒的起因,后果和愤怒的消解,《伊利亚特》精心的题材裁剪和结构安排带给了我们以当时古希腊社会文化文明的精华与绝妙。《伊利亚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多面的、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伊利亚特》歌颂英雄,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诗人不仅赋予他笔下人物高大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这些弱点又成为了整个悲剧的根源。《伊利亚特》叙事风格明快,语言朴实流畅。仿佛一个个鲜活的神话人物形象与事件立即跃然于读者眼前,令人细细咀嚼品味,挖掘出事件背后存在于古希腊人思想中的精髓及对于未知世界的独特想像。

  用有限的生命抗拒无限的困苦和磨难,在短促的一生中使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展现自身的价值,使它在抗争的最炽烈的热点上闪烁出勇力、智慧和进取的光华。这便是这部史诗留给我们的人生意义。

  伊利亚特读后感3

  识字以来,断断续续看了一些希腊神话故事,零零散散地知道一些故事的梗概。终于在前几天动了要看书的念头的时候,找出伊利亚特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小时候曾看过、听过不少神话故事,一直认为神是慈悲的化身,即使神总是在妖魔鬼怪祸害够了人间之后才出手降魔。后来看旧约全书,对上帝给予人的惩罚很不以为然,也不过以为上帝是自私的特例。等到看完了伊利亚特,终于明白,神,绝不是想象的那么善良。

  血肉横飞十年的特洛伊和希腊之间的战争,造成无数特洛伊人在亲人面前惨死,无数希腊人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使其亲人与其出征前的告别成了永别,源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希腊做客时,拐走了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并带走大批财宝。而帕里斯拐走海伦的背后,是不死神之一,爱神阿佛洛狄忒给予帕里斯的回报。对于帕里斯的可耻行为,不死神们不是给予他惩罚,甚至没给他任何压力,而是让众多无辜的人,成为牺牲品。

  爱神阿佛洛狄忒何以要帮帕里斯做这等可耻之事?只是因为帕里斯认可她是3位女神中最漂亮的那位。至于另外2位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也并不比爱神阿佛洛狄忒高尚。因帕里斯不认可自己是最漂亮的女神而恨帕里斯可以理解,可她们不去惩罚帕里斯,却把怒火烧向其他无辜的特洛伊人,同时也让自己所庇护的民族死伤无数。此等行径,令人瞠目结舌。

  如果说女神毕竟也是女的,心眼小一些可以理解,那男神又如何呢?

  众神之王宙斯,将他的父亲,克洛诺斯,打入永不见阳光不得超生的地狱,仅以此观之,可知其天性凉薄。

  在宙斯眼里,特洛伊人和希腊人甚至不如蝼蚁,他嗜好坐在高山之颠,观看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互相惨杀,一时让希腊人屠杀特洛伊人,一时又帮助特洛伊人残杀希腊人。可怜的特洛伊人和希腊人,都以为众神之王在帮助自己,总在祈祷众神之王帮助自己。

  赫克托耳是英雄吗?阿喀琉斯是英雄吗?我想不是。就如他们自己常说的那句话一样:神给予的光荣,他们不过不死神们的提线木偶,之所以能纵横无敌,只是神出于屠杀人的需要。若不是神的救护,赫克托耳在第一次和埃阿斯的决斗中,就会被埃阿斯轻松杀掉。

  不死神们能够肆无忌惮,是因为力量凌驾于人类之上,且不受制约和约束。人类期待不死神的庇护,只是妄想,不死神可能给你一点甜头,可随时会让你万劫不复。

  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而求神,更是远不如求己。

  伊利亚特读后感4

  虽然从小就知道荷马,却从未看过《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这次选修西方文学史才让我有了这个机会。

  我非常震惊于这本书。传说中荷马是位盲诗人,他记录了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荷马描绘了10年战争中最精彩绝伦的一部分,让我对神秘的希腊文化无限地向往。

  《伊利亚特》中,两位主角的形象都十分饱满,阿伽门农是典型的统治阶级,很霸道很专制,但是让我惊讶的是他很勇于承认错误,肯为了整个希腊联军而牺牲自己的一些尊严,低头向阿喀琉斯认错,并将自己的宝贵财富相送,我觉得这是整个希腊联军十年不倒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而阿喀琉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勇士,他英勇善战,为人正直,对阿伽门农的无理、嚣张直言不讳,他也很讲义气,因为自己好兄弟帕特洛克罗斯的死,他气愤填膺,杀了赫克托耳以复仇。这真的是大快人心。

  另外,书中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比如众神之首宙斯、宙斯之女――智慧和艺术的女神雅典娜、海洋女神忒提斯、火神赫淮斯托斯等。阿喀琉斯的英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众神的相助,实在是天之骄子啊。

  看完《伊利亚特》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希腊人真的很神奇。首先这本书只描绘了10年战争中的第十年中的几十天,这个描写方法实在比很多大学生喜欢的报流水账高明许多。而且希腊人富有想象力,将这么多的神话人物创造出来并参与了这场战争。另外,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来看,那些创作这本书的行吟歌手的逻辑似乎相当好,基本没什么情节的纰漏,这个比国内很多电视连续剧甚至美剧都要厉害,他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绘也很出色,虽然简单易懂,但又很生动。在这场持久战中,希腊人与特洛亚人的智慧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作为一个为自己祖国悠扬文化自豪的人,我也深深地钦佩着希腊文化,这次阅读《伊利亚特》让我真正地“放眼看世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伊利亚特读后感4篇

赞 (0) 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