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国际形势论文。
中国吸引外资的国际地位及趋势论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FDI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也是无庸置疑的。然而,流入中国的FDI在今后是否能够维持或进一步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自身状况,FDI在全球的发展规律和分布特点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FDI流动状况的同时,分析和把握中国在全球FDI中的地位亦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全球FDI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FDI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规律,2001年全球FDI虽然出现了较大的滑坡,但这种规律性并没有很大的改变。
1、近20年全球范围的FDI快速增长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 1982 – 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年均增长率为17.2%(其中1986 – 1990年,年均增长23.6%, 1991 – 1995年,年均增长20%, 1996 – 2000年,年均增长40.1%)。199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额为1088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3%,流出额为104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3%.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额为14919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增长率为37.1%,流出量为137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由此可见,截止2000年,全球FDI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2001年,全球FDI的流入量比2000年减少51%,是10年来首次下降,也是近30年来的最大跌幅;同时流出量也比2000年减少55%.造成FDI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全球经济变弱,特别是世界三大经济体的衰退,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国并购的减少。
2、全球FDI的区域分布不平衡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9年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外资流入量分别占世界总额的38%、47%和10%,美洲和欧洲所占的比例较大,超过世界总额的80%以上,而亚洲地区仅占很小的份额。2001年全球FDI流量普遍下降,其中美国的FDI流入量减少过半,流出量下降了30%,欧盟的FDI流出和流入量均下降了大约60%,而亚洲FDI也有24%左右的下降,但由于下降的幅度相对较小,从而使当年上述三个地区的外资流入量分别占世界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3%、46%和15%,亚洲的比例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上升。
3、FDI流入在发展中与发达的差距较大
如果分别透视FDI在发达和发展中的分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从投资来源和目的地来看,发达均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体。
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看,2000年80%的FDI流入了发达,只有16%左右的FDI流入了发展中。1998 – 2000年间,发达FDI流入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一直在逐步上升,同期流入发展中的FDI则是逐年下降。2001年在全球FDI骤减的环境下,发达FDI流入量下降幅度较大,达到59%;由于发展中流入量仅下降了16%,使得其FDI流入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占总量的27%,但仍然不及发达近70%的比重的一半。
从外国直接投资流出看,这种特点更加明显。1999至2001年间,发达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的份额一直维持在92%和93%的水平,而发展中则仅占6%到8%.
4、全球FDI倾向投资服务业
近几十年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分布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50 – 60年代,全球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第一产业;70 – 80年代则主要集中于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构成又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主要投资领域。根据统计资料,全球第三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已占全部投资的55 – 60%.
然而,由于全球投资环境不同,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东道国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差别的。其中,发达相互投资的重点已明显地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流向发展中的投资仍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新兴工业化的外资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
5、全球100大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加深
跨国程度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跨国企业跨国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由一个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与总资产、国外销售额与总销售额和国外雇员与总雇员三个比率的均值构成的。跨国程度指数越高,表明海外企业相对于母国企业的地位越重要。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编制的全球最大100家跨国公司的资料,1991 – 2000年间,世界最大的100家大型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由51%增长到56%,可见, 100大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在不断加深。如果分别来考察,截止到2000年,100大所拥有的海外资产的增长超过20%,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员的增长分别达到了15%和17%,在全球约65000家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员人员中所占的比重高达11%, 14%和14%.
从100大投资的行业特点来看,与近些年全球FDI投资的总的趋势有所不同,其行业的分布主要以制造业为主。1990 – 2000年间, 100大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基本保持稳定,在汽车、电子、石油、医药、食品饮料行业的跨国公司数量占到跨国公司总量的一半以上。
二、发展中FDI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发展中的范围来看,虽然发展中FDI总量在全球范围内比重很低,但从发展中自身流入流出FDI的水平来看,由于发展中对FDI重视程度的普遍提高,参与国际投资的势头也大大增强了。
1、金融危机影响了发展中FDI流入的上升趋势
1998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发展中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1995年为33.8%, 1996年达到39.5%, 1997年39.5%.1998年及其后的两年中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中的FDI在全球的份额连续下降。1998年减少为27.1%, 1999年为20.7%, 2000年降至16.0%.但2001年,亚洲各国开始逐渐恢复活力,在世界FDI流量急剧下降的环境下,发展中FDI流入量下降的程度远远低于发达,从而使发展中占世界FDI总量的比重反而上升至27%.从发展中平均FDI流入量占世界资本形成总量的状况来看,1990 – 1995年,发展中平均FDI流入量占世界资本形成总量的5.7%, 1996 – 1999年持续上涨,2000年达到13.4%.虽然与发达仍有很大差距,但就发展中自身而言仍有增长的趋势。
2、国际直接投资在发展中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80年代流入发展中的外国直接投资同发达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许多发展中对待FDI政策的改变,从封闭、严格限制到倾向于将借助外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因而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9%增至2000年的67%.
3、流入发展中的FDI倾向投资制造业
与全球范围内FDI倾向投资服务业的状况不同,发展中的外商投资项目相对集中于制造业领域。这主要是因为投资环境的不同造成的。一方面,部分发展中所具有的劳动力优势是促使跨国公司加速向这些地区转移生产投资的主要动力。如日本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地区主要投资于电力、电器设备等部门,同时,从这些地区进口电力、电器设备占到日本进口额的31%.另一方面,发展府对服务业的保护政策也起了关键的作用。然而即使如此,流向发展中服务业的FDI还是有迅速的增长,比重也在迅速增加。截至到1999年,服务部门流入发展中FDI总存量已达30%左右。
4、发展中的跨国企业呈增长态势
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来自发展中的50家大型跨国企业,在发展中的国际资本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与全球100大相比较,50大无论在资产规模、销售数量、雇员人数以及跨国程度方面都明显偏低,但在1998年前的五年间,来自发展中50大的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基本上也都
呈现出了增长的趋势,说明发展中的大型跨国企业的海外经营也在不断拓展。金融危机期间发展中50大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进程有所减缓;但1999到2000年间,50大的总资产、总销售额、总雇员以及海外资产、海外销售额和海外雇员数又恢复了增长,特别是其中海外销售和海外资产的增长分别达到了56%和21%,从而使跨国指数有所提升。
从50大投资的行业来看,在1993 – 2000年间投资的行业范围也比较广泛,并且趋势基本保持不变。其中主要集中的行业与全球100大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在食品饮料、电子、石油等行业投资较多。与全球100大跨国企业不同的是,在50大中,多元化投资型的企业还占较大的比例,2000年50大跨国公司中从事多元化行业的就有11家。这种状况与各发展中历史沿革中所采用的发展战略是密切相关的。
三、亚洲地区FDI发展趋势及特点
亚洲的FDI流入量在全球FDI重点流入的三大洲中最低,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地理位置有较大的关系。同时,亚洲内部FDI的流入状况也有不同的分布。
1、亚洲FDI的流入量与亚洲在全球的经济实力相符
从FDI在亚洲的流入来看, 1993年至1997年间,亚洲地区FDI流入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0%以上。1998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亚洲FDI流入的绝对数量虽然变化不大,但是占世界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 1998至2000年分别为15%、11%和10%.2001年由于流量下降速度低于其他地区,从而使比例回升至15%.
实际上,亚洲的FDI流入量相对美欧两洲较少是可以理解的。从历史的沿革来看,FDI总体上更加倾向于投向经济实力相当的和地区。亚洲相对于美洲和欧洲而言,在经济实力上有明显差距。2000年,亚洲GDP的总额大致是88153亿美元,占全球的30%左右。其中,日本占了一半以上的份额。然而,虽然日本是FDI的主要输出国之一,但在吸收FDI方面却是非常消极的,2000年,日本的FDI流入量尚不足亚洲FDI流入总量的6%,这必然影响FDI对亚洲的整体流入水平。因此从总体上讲,亚洲FDI的流入量以及在全球的比重还是与其经济实力相符合的。
2、亚洲FDI流入量与亚洲的地理位置及区域内一体化程度相关
近十几年来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为FDI的区域内流动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无疑吸收了大量来自美国的FDI;而欧元的统一更使欧盟地区为全球的FDI所青睐。2000年, 1/4左右来自美国的.FDI投向了加拿大、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有近一半投向了欧盟,只有不足1/4的资本投入其他。而欧盟自1992年以来,其FDI流入总量中就有50%以上来源于欧盟内部,1997年,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0%左右。与此同时,亚洲一些曾经凸显的比较优势不断地因被美、欧区内的所替代而明显减弱,进而对资源整合型FDI的吸引力也相应减弱。
虽然亚洲区内的一体化进程与过去相比也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亚洲区内之间的互补性较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自身的经济又恢复无望,因此亚洲区内一体化的程度与美洲和欧洲都差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区内之间的资源整合型FDI也很活跃,但显然在数量级上难与美洲和欧洲相比。因此,亚洲FDI的流入量的增长一直低于全球FDI的增长幅度。
3、亚洲区内FDI的分布与发展不平衡
在亚洲,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市场,中国、韩国以及大部分东盟是引人瞩目的外资吸收国。在80 – 90年代,这些(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速度,1983 – 1999年间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但在近两年全球FDI流量骤减的大环境下,亚洲的总体状况也是流量减少,区内各经济体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其中,东盟各国吸收的FDI水平明显下降, 2000 – 2001年流入这一区域的FDI年均只有120亿美元,只是1996 – 1997年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流入东北亚和东南亚的FDI基本停滞;但流入南亚和中亚的FDI有显著增长,分别增长了32%和88%.流入中国的FDI也仍呈增长趋势。中国仍是亚洲区内最大的FDI吸收国。
四、中国FDI的国际地位与发展趋势
作为亚洲的一个发展中,中国90年代以来在吸引FDI流入方面表现不俗,特别是2002年,吸收FDI超过500亿,首次跃居世界首位。其发展特点和趋势与其所处的投资环境、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的对外政策密切相关。
1、中国FDI流入符合发展中的特点,且国际地位凸显
作为典型的发展中,中国FDI的流入也在外资政策发生转变的条件下经历了起步、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FDI进入水平的不断提高,FDI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创造的工业增加值、税收以及总出口额,从1993年以前在相应的国民经济指标中的不足10%,到2001年分别上升为23%、18%和48%.
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内部的投资环境, FDI投入中国的行业结构与其他发展中相类似,也是以制造业为主。但就制造业的细分行业来看, FDI在中国的行业分布又是非常泛的,几乎遍布所有允许进入的行业,这与中国自身的产业范围相对广泛是密切相关的。
此外,相对于其他发展中,中国在近十年间国民经济高速而稳健地发展,在全球发展中中成为引人瞩目的一支独秀,这显然成为了吸引FDI流入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因素。《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给予中国极高的评价,并指出,在过去的近十年间,中国一直保持发展中FDI最大接受国的地位。在中国加入WTO后,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2、中国FDI投资环境在亚洲区地位优越
在亚洲的经济体中,中国的投资环境无论对市场开拓型的FDI还是对资源整合型的FDI都具有相对较大的吸引力。
首先,中国具有优越的区内市场地位。如前所述,亚洲区内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尚没有在整个区域内形成统一的市场;日本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很低;中国作为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特别是经济十年来高速增长的发展中自然被视为亚洲区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市场。与此同时,又由于中国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各种需求相当丰富,因此,这一市场既对来自欧美的寻求高端市场的FDI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对来自区域内部及其他地区投资于中低端产品的FDI同样提供了市场空间。
其次,中国具有优越的资源整合地位。首先,中国具有多层次的可利用劳动力。相对于亚洲新兴工业和一些东盟,中国经济起步较晚,对于支持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中国相对丰富并且成本低廉;与此同时,由于中国中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对科技产业的支持性政策,使得我们在支持科技产业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档次的人才方面也有一定储备,从而对吸引资本及技术密集型FDI的投资也有一定的支持。除此而外,中国广泛的工业基础在这方面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外资政策的引导下,“优越的市场地位”以及“优越的资源、整合地位”逐步得到有效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年中国既吸引了大量的亚洲区内追求资源整合并寻求开拓市场的FDI同时,也吸引了相对较多的、以追求市场开拓为主的、来自欧美的FDI,以及来自全球各地区的FDI.
数据显示,1998年到中国投资的和地区增至129个,截至2002年9月底,这一数据已经超过180个。“九五”期间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势头强劲,据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400家已来华投资,平均单项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从千万元到上亿美元不
等。2002年3月,中国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附件,其中鼓励外商投资类由186条增加到262条,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这一措施将进一步扩大外商在中国投资的规模和力度。
3、中国FDI在全球的地位有赖于自身及亚洲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首先,我们认为,从长远来讲,中国在亚洲区内吸引FDI流入的地位是比较稳固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有了前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努力,中国的市场已经被启动,人们的市场需求越来越走向成熟和开放,这就为进一步吸引FDI的进入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已经进入的FDI经过了数年的运作,多数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相应的供应商网络,一些国际知名企业还正在努力将其最重要的国际供应连锁带进中国,以便保证其在中国市场上不会败给其国际竞争对手,这一系列举措都意味着中国市场对这些国际企业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已经看到,像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国际企业在对中国市场技术转让的速度以及在本地进行直接新产品开发的速度都在加快的同时,从中国销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和份额也在不断增加,这进一步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跨国企业至少在亚洲区域的制造中心。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吸引FDI的地位在亚洲区内是相对稳固的,不会因为短期内的意外冲击而丧失。
其次,就中国吸引FDI在全球的地位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和亚洲区经济相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原因在于:
第一,就资源整合型的FDI而言,多数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区内整合的优势多于全球范围的整合,只有资源类行业和如纺织服装制造业这样特点的行业才会偏向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资源整合。对于像纺织服装制造业这种行业,中国在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的优势并不一定能够长期持续,中国这些年纺织服装领域簇群的建设正是在这一方面的积极努力。
第二,在区域经济利益高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现实世界里,即使中国相对于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以及欧洲的东欧各国在一些制造业领域有一定的优势,要真正成为“世界的加工厂”也还需多方面的支持条件。
第三,我们认为也是最主要的, FDI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区域流动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中国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以及亚洲区域经济相对其他经济区域更迅速蓬勃的发展才会是吸引FDI流入的最重要的理由。根据前面的分析,亚洲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总体而言在较长时间里难以发生大的变化,短期内的相对变化趋势也并不明朗。
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是,美国因受到反恐战争的影响经济持续徘徊,没有短期内迅速回升的迹象;欧洲本来并不旺盛的经济增长环境也没有提供更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契机;而亚洲,特别是中国遭受SARS的影响,原本从金融危机中已经复苏的经济又再度受到打击;因此,中国以及亚洲能否在未来较短的时期内走出SARS的阴影、恢复强劲的经济增长态势将是决定中国未来短期内FDI国际地位的关键中之关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中国吸引外资的国际地位及趋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