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本文核心词: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然而,教师的具体的教育工作是琐碎的。有这样几幅对联形容教师:无默默之志,无赫赫之功;有灼灼之光,有熠熠之明。效春蚕织出满园锦绣,仿红烛点燃一代心灵。望尽云程鹰展翅,辛言含笑不言功……这就是作为班主任的真实写照。蒋艳华同志从事教育事业二十五年来,始终把它作为自己的信念,始终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拼搏在教育第一线,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十五年来始终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以红烛自喻,爱在校园,情洒桃李,立在三尺讲台,呈一片丹心,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连年他所教的班级升学率均在全县的前列,受到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一、爱岗敬业,丹心育桃李。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但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却是一个强者。二十五年来把全部身心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爱岗敬业,辛勤耕耘;舍小家为大家,出色地完成了她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走上讲台,她就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从此,他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从不把自己的事放在心上,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是在好心的同事撮合下,在二十八岁时才能得以解决。虽然与身体多病的公婆生活在一起,家庭琐事繁多,但从来未因此耽误一点工作,就连她生孩子的头一天,还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生完孩子后,只在家休息了四周,就毅然地返回了课堂。同事和校长都劝她多休息几天,她却说:”我是初三的班主任,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在等着我去上课,别人给我代课我不放心,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身体而耽误了一百多名学生的学业啊!”

  记得有一次,她带领学生去佳木斯参加奥林匹克竞赛,头天晚上,她那唯一的儿子得了流行性传染病,出麻疹并发高烧,丈夫又出差不在家,第二天,她让年迈的婆婆抱着孩子去了医院,她却领着学生去市里参加竞赛,回来以后,同事和医院里的人都说:”你是怎么做母亲的,连后妈都不如呢?”她却淡淡的一笑,算是做了回答。

  她有严重的慢性阑尾炎,一发作起来疼得满头大汗,为了不影响工作,吃上几粒止疼药,仍坚持工作。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她阑尾炎急性发作,到医院一检查,医生告诉她必须马上做手术,晚了就有穿孔的危险,她只好无奈地做了阑尾炎切除手术。手术后,全体初三的学生都到家里看望老师。在拆线的当天,她就艰难地返回了教室,坐在讲台前给学生上课,感动得学生热泪盈眶,别人劝她多休息几天,她却说:”我在病床上躺着,就会感到一百多双眼睛热切的期盼,在期末的关键时刻,我怎么忍心扔下那么多学生不管呢……

  这类的事情不胜枚举,她在处理这些公与私的关系上,始终坚持把心放在学校上,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一切从学校出发,严格要求自己,按时上下班,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现象,担任初三班主任的十几年间,每天都是早五时三十分到校,晚九时学生就寝后才回家,十几年如一日,不管严寒酷暑,始终以大局为重,进取向上。

  二、无私奉献,爱心结硕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道德,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始终以师生感情融洽为基础,以育人为目的,以教育为手段。在工作中,全面关心、爱护、了解学生。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热爱自己的学生。爱学生,首先要有慈母般的心,把挚爱献给学生,让他们领悟到具有母爱的温暖,再就是要了解学生,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日常问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知冷知暖,知情知理。

  她班的宋平同学,家庭条件较好,初一时,被家长送到县里学习,在县里的三年,使他学会了各种不良习惯,学习兴趣全无,总是和同学打架,被学校开除后,回到了我校,经家长申请和学校领导研究,分配到蒋艳华的班级,通过她利用多种形式的谈话,用她的一片爱心感化了他,使他逐渐成为了一名遵守纪律,勤奋好学的好学生,经多方努力,在中考中以比较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桦南县一中。

  教育史告诉我们:”不少教育家把他们教育成功经验归结为别教育者采取的基本态度,而在他们的态度中贯穿着被教育者无限的爱。”孟凡强、孟凡清是亲兄弟俩,家庭非常贫困,孟凡强读初三时住校,每天都是在初一的弟弟从离校十五里的家中给他带饭,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把他领到家中吃饭;每次交书费,都是她给垫的,还自己掏钱为他购买各种学习资料。最后,孟凡强同学以全县前十名的成绩考入桦南县一中,他的弟弟上初三时,又分在了蒋老师的班级,因为家庭困难,他想到了退学,参加劳动,赚钱供他的哥哥读书,经过蒋老师的多此家访,谈心,终于把他留了下来。在她和学校的救济和帮助下,他们兄弟俩分别考上了哈工大和哈尔滨财经转科学院;她班张广超同学,从小失去了母亲,家里非常贫困,对此,她像母亲一样关心他,初三一年中,每周都给他买些营养品,学习用品,解除他学习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学习,各种费用能争取免掉的就争取免去,不能免去的以及学习资料费经常是她给代交,最后张广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一中;赵长庆同学的家也非常困难,也是在他的帮助下考入一中,还有孙振南、曹彦东、徐东等同学都是她扶贫的对象。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只要你看到那些热情洋溢的学生的封封来信,就可见一斑:”老师,您是我的最好的老师,是您慈母般的爱心和无私的帮助使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我将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您……”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她从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她所教的班级始终都是优秀班级,升学率也最高。一些淘气的学生都成了她的好朋友,主动为班级服务,各项活动表现异常突出。一到寒暑假,她家就象宾馆一样热闹起来,经她培养出的学生都回到她家,来看望他们可爱的恩师。

  三、辛勤耕耘,桃李花满园

  如果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低下,讲授的知识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不仅完不成教育教学任务,而且会误人子弟。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她就是一位好学而又学而不厌的先生,刚参加工作就参加了高师函授学习,现在为了适应新时期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参加了大学本科函授学习,取得大学本科毕业文凭。

  强烈的事业心换来了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2004年,被评为县创新杯教学竞赛先进个人,桦南县十佳德育教育工作者,县优秀班主任,并有一篇论文获得省级贰等奖;2005年被评选为桦南县教育系统模范教师,并在省市县化学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市级特等奖,省级说课和教学理论贰等奖;2006年,被评选为桦南县教育系统模范教师,桦南县继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级论文贰等奖,并有一篇论文在《湘潮》杂志上发表,并获得桦南县数学科教学骨干教师称号;2007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和全市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6月所写的论文在佳木斯市基础教育论坛第6期上发表;2008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和市级中学德育教研先进个人,并有一篇论文获得省级贰等优秀科研成果;2009年3月荣获桦南县中学教学研究先进个人称号。她在担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的十几年中,她所教的学科成绩和班级升学率都名列全县前列,为庆发中学教育教学走在全县先进行列,立下了汗马功劳。

  岁月的长河不会忘记,庆发中学的莘莘学子不会忘记,庆发中学的家长更是感激,我们深信,她一定会以百倍的信心,与庆发中学的师生一道,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一定会为庆发中学的素质教育全面推向新的高潮而贡献出她应有的贡献,会把庆发中学推向更大的辉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骨干教师事迹材料

赞 (0) 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