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城的规模与历史演变

本文核心词:金熙宗。

金上京城的规模与历史演变

  金上京城的规模与历史演变

  一、金上京城的定都及其环境

  ”上曰‘: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①大金国建立后定都于会宁,即今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政府所在地南郊2公里处。

  上京会宁府周边大地理环境,”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完都鲁,水有按出虎水、混同江、来流河、宋瓦江、鸭子河”②,地处松嫩平原,东部与张广才岭西部的余脉相接。张广才岭山势高峻,地形复杂,既有悬崖峭壁,又有深谷陡坡,是天然的屏障。阿什河在上京城东侧由南向北流过,北流约30公里后注入松花江。阿什河,古称按出虎水,是松花江(古称混同江)右岸的支流之一,不仅为会宁府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为城内外水运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上京城西部有松花江较大的支流拉林河蜿蜒北去。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森林茂盛,水源充足,矿产丰富,江河湖泊鱼类众多,拥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和地理环境。选址于此,防御能力是统治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女真人之所以选定这里为其统治中心,不仅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根脉之恋,更是考虑到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地势。西进,可直捣辽之上京、中京和东京;东撤,可隐入莽莽林海之中。”③金之建立,依靠女真完颜部的快速崛起。”始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懒。”

  至献祖时,由于”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⑤。艰苦的生活条件,最终促使部族迁徙,”献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那葛里。‘那葛里着’,汉语居室也。

  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矣”⑥。海古水,即今阿什河支流大小海沟河。完颜部,”喜耕种,好渔猎”⑦,广泛推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进行冶铁加工,增强了经济实力。这一地区成为了完颜部的中心,随着政治核心力不断增强,完颜部成为女真诸部的核心部落,拥有经济与政治上的双重优势。

  因而”,上京会宁府前身在女真诸部统一斗争和反对辽政权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一个中心”⑧。

  二、金上京城的规模及其形制

  1.金上京的规模

  关于金上京会宁府的规模,史家观点不一。鸟居龙藏的调查研究认为,上京城的周长为10 628米;⑨俄国考古学家多尔马乔夫,考察金上京遗址,绘制地图得出整个金上京的外围周长为11 800米;⑩1936年,阿城师范学校绘制的平面图测量结果是10 945米。1963年,阿城县博物馆进行又一次实测,结果为10 873米;1963年黑龙江省测绘管理处编绘《阿城县行政区划图》,测量结果为10 950米;1980年黑龙江省测绘局出版地形图,测量结果为11 000米。景爱先生比较后认为,以上6次测绘,应以1980年最为准确。他认为”金上京的外围周长应是11 000米,即十一公里,二十二市里”.2014年6月至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上京南城南墙西门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二城周长约11公里,总面积约6.28平方公里。

  2.金上京的形制

  金代上京会宁府是由形制比较特殊的南北二城组成。两城皆为长方形,北城竖修,南城横筑,平面呈”L”形。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3米。

  城墙夯上版筑,残高3米-5米、基宽7米-10米,上宽1米左右。全城墙垣除少部分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外,大部分保存完好。城墙外附筑马面,间距有所不同,平均间距80米-130米,大部分保存较好。关于全城马面数量及分布,《阿城县白城考略》记有82处马面;1936年阿城师范调查结果为81处;1980年阿城县文物管理所调查为92处。景爱先生认为应以1963年阿城县博物馆调查83处为准;也有学者认为”南墙16个、西墙29个、北墙11个、东墙24处28个(其中州处各为2个,一处为3个),加之南北2城的5个外突角亦均设有马面,其上曾置角楼,总计现有马面89个”.

  城有城门,是用来进出的关口,对于城门的数量,学术界意见不同。俄国学者多尔马乔夫认为全城9处城门,日本学者园田一龟认为有6处城门,阿城师范学校测绘认为有4处城门,阿城县博物馆认为有8处城门,《金代故都上京会宁府遗址简介》一书认为全城现有城门9座。2014年6月至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勘察,确认上京城外城有6座城门,多已遭损毁。

  上京皇城处于南城西部偏北处,皇城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 米,占地面积为 32 万余平方米。皇城残垣基宽6.4米。

  东西两墙早已夷平,成为乡间大道;北墙因有近代村落,被民房所占;南墙中段保存较好,尚存大小土阜各2座,当为皇城南门址。南墙正中有4座土阜,其中两座,约有7米高;另外两座土阜各高约2米。4座土阜之间为3条通道,当为午门及左右阙门址。午门址以北(皇城内),现存5座土阜,高0.5米至1.0米,应是当年的宫殿址。

  200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阿城市文物管理所经考古调查勘测,新发现金上京皇城中轴线上第五宫殿基址,其位置约于北纬45°29’22”,东经126°58’16”.第五殿址向前一直到午门,依次有4处殿址分别位于皇城中轴线上。午门,位于皇城正前方,刻有”金代故都上京会宁府”9个大字的石碑下屹立一石刻动物–龟蚨(也就是?粒?N缑疟刻两旁有2个巨大的土丘,当为当时的午门城垣。

  3.金上京的功能

  金上京由南北二城构成的,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比较特殊。南北城皆为长方形,对筑而成。北城为竖状,南北城墙长、东西城墙短;南城为横状,东西城墙长、南北城墙短。北城的南墙部分与南城的北墙部分以西部相对接,而形成”L”字形制的古城。

  南北城功能有分工,大量遗址表明,北城是居民和生活区,而皇城坐落于南城,位于南城的西偏北部。1999年,皇城中的第五宫殿遗址即”金代国宴楼遗址”被发现。这是大金国朝宴群臣的地方。

  而北城除发现陶瓷器外,还曾发现冶铁作坊遗址,甚至还有汉人经营的金银店铺,如”上京翟家记”的银镯等等。

  三、金上京城历史沿革考释

  金上京城的修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其作为第一都的近40年中,历经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海陵王四代君王的不断修葺以及金世宗的重建而成。其城址的修建主要经历了以下主要的过程。

  1.金太祖草创

  金太祖阿骨打建立大金国后定都在今天阿什河左岸地区,定都之时并不具备今天的规模。史书记载:”女真之初,尚无城郭,星散而居。””国初称为内地”,”其初居草地,名会宁号上京,僻在一隅”.太祖立国之后,作为都城的这一区域,没有城池殿宇,皇帝与百官都分散居住在荒芜的草地之上。

  但是随着大金朝立国之后的政治、军事不断发展,到了金太祖晚期,上京地区的状况发生了变化。经过了立国之后8年的发展,到了公元1123年,将开国之初的”皇帝寨””、国相寨”等仅仅以居住人称号而命名的地方改称为会宁府,并建为上京,上京规模有所扩大。”天辅六年(1123)春,升’皇帝寨‘曰会宁府,建为上京,其辽之上京改作北京。先是女真之初无城郭,止呼曰’皇帝寨‘’、国相寨‘’、太子庄‘,至是改焉。置三省六部、尹贰曹属,仍命左丞相陈王兀室撰女真字以行。大宴番、汉群臣于乾元殿。” 女真人的居住状况是以木为栅,以栅围之,故称为寨。”其居多依山谷,联木为栅,或覆以板与桦皮如墙壁,亦以木为之。” 不仅如此,三省六部与女真文字的施行体现了金朝政治改革与文化建设同步而行的状况。”大宴番、汉群臣于乾元殿”.此时上京已有乾元殿的称号,但未有宫殿址作为皇帝召见群臣的固定场所,较之之前的草地与村寨而言,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

  2.金太宗初建

  太祖建国之后,忙于稳定政局,疲于征战,没有精力顾及上京城的建设。而太宗即位,军事形势的发展对金朝统治者越来越有利,先后于公元1125年灭亡辽国,公元1126年灭亡了北宋,达到了军事上的鼎盛。军事的胜利和政治的稳定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战争掠夺的大量财富为兴建都城提供了物质基础。太宗统治时期迎来了上京地区的初步建设。

  太宗于公元1123年即位,即天会元年。北宋派遣着作郎许亢宗于宣和六年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正月出发”,天会三年正月……宋遣使贺即位。” 又据《三朝北盟会编》载”,宣和七年正月二十日壬辰,诏差奉议郎尚书司封员外郎许亢宗充贺大金皇帝登宝位国信使武,义大夫广南西路廉访使者童绪副之,管押礼物官锺邦直。””天会二年(1124)春五月,国使往宋告嗣位,宋以着作郎许亢宗为贺登位使。亢宗至涞流河。金国素无城郭、宫室,就以所居馆燕,悉用契丹旧礼……其国初无城郭,四顾茫然,皆茅舍以居。至是方营大屋数千间,日役万人,规模亦宏侈矣。” 上京地区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开始大规模营建屋宇。除去军事局面的稳定与经济状况的发展以外,其城市建设也包含了使者往来的外交因素。

  卢彦伦本为汉人,因其材被举荐,朝廷授其殿直、勾当兵马公事的职位,镇守临潢。后辽国大将耶律马哥率兵攻陷临潢,卢彦伦寡不敌众,后被送至京师。因其熟知中原文化,精通绘画、建筑等知识,主持修建上京城。”天会二年,知新城事。城邑初建,彦伦为经画,民居、公宇皆有法。”

  此时上京城的规模和状况从许亢宗的《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可见:

  ”次日,馆伴同行可五七里,一望平原旷野,间有居民数十家,星罗棋布,纷揉错杂,不成伦次。更无城郭,里巷皆背阴向阳。便于牧放,自在散居。又一二里,命撤伞,云近阙。复北行百余步,有阜宿围绕三四顷,并高丈余,云皇城也。至于宿围门,就龙台下马,行入宿围……其山棚左曰桃源洞,右曰紫极洞,中作大牌,题曰翠微宫,高五七尺,以五色彩间结山石及仙、佛、龙、象之形,杂以松柏枝,以数人能为禽鸣者吟叫山内。木建殿七间,甚壮,未结盖以瓦仰铺及泥补之,以木为鸱吻,及屋脊用墨,下铺帷幕,榜曰乾元殿。阶高四尺许,阶前土坛方阔数丈,名曰龙墀。两厢旋结架小韦屋,幂以青幕,以坐三节人。殿内以女真兵数十人分两壁立,各持长柄小骨\以为仪卫。日役数千人兴筑,已架屋数十百间未就,规模亦甚侈也。”

  此时上京城尚无城郭,街道背阴向阳,东西走向。皇城之外,有居民居住,星罗棋布,还没有坊市,而且不成伦次。皇城、宫殿等尚在营建中,接待使节时是在山棚,即翠微宫处。此宫高五七尺,能够容纳百余人同时上殿。此时兴建的殿址众多,建筑用的是木质结构,每天千余人劳作。正在建筑的屋子框架就有数十百间,规模很大。已经完成基础建设的木建殿有七间,规模较大,没有结盖,用瓦仰铺及泥补之。

  公元1125年建设了乾元殿,公元1135年,建了庆元宫,”其宫室有乾元殿,天会三年建,天眷元年更名皇极殿。庆元宫,天会十三年建,殿曰辰居,门曰景晖”.

  3.金熙宗扩建

  大金国经过了20 年发展,到了熙宗即位之时,国家政权更加稳固,周围已无外敌。”熙宗之时,四方无事”,辽天祚帝与北宋徽、钦二帝被俘,大夏国与高丽均表示臣服于金,只有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根本构成不了威胁。此时熙宗接管的是一个国运安稳,既无外患,也无内忧的国家政权。通过连年的征战,金都上京地区不仅集中了各地大量的财物和珍宝,而且云集了各地的能工巧匠。

  金熙宗完颜”幼而聪达,贯综经业”,他是一个从小就接受女真、汉、契丹文化教育的君王,通晓汉文经典,推崇中原文化,治国安邦策略中体现了汉文化的特点。金上京在此时得到扩建。熙宗的扩建可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天眷元年(1138)始。

  ”天会十三年五月……升所居曰会宁府,建为上京,仍改官制。初,宋使宇文虚中留其国,至是受北朝官,为之参定其制。” 太宗于天会十三年正月薨,同年五月熙宗即位,便立即将所居之处升为府,并改革官制”.天眷元年四月丁卯,命少府监卢彦伦营建宫室,止从俭素……八月己卯,以京师为上京,府曰会宁,旧上京为北京……十二月癸亥,新宫成……二年九月丙申,初居新宫。””天眷二年为原庙” 天眷元年,即熙宗即位第三年就开始营建宫城,兴建了原庙。此时负责营建的仍然是卢彦伦。并且改革上京官职,”天眷元年,置上京留守司,以留守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后置上京曷懒等路提刑司”.设置上京专职官职,足可见此时上京的规模及其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地位。

  天眷元年建筑的宫殿主要有:”朝殿,天眷元年建,殿曰敷德,门曰延光,寝殿曰宵衣,书殿曰稽古,又有明德宫,明德殿……”

  上京城此时的人口规模,根据《金史・地理志》的记载”天眷元年……户三万一千二百七十。”

  第二阶段,从皇统二年(1142)始。

  皇城内部兴建了大量殿址,形成了浩大的建筑群”.凉殿,皇统二年构,门曰延福,楼曰五云,殿曰重明。东庑南殿曰东华,次曰广仁。西庑南殿曰西清,次曰明义。重明后,东殿曰龙寿,西殿曰奎文。时令殿及其门曰奉元。有泰和殿,有武德殿,有薰风殿……天庙、社稷,皇统三年建。”

  到了皇统六年(1146),在前段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建。”皇统六年春三月,上以上京会宁府旧内太狭,才如郡治,遂设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规模虽仿汴京,然仅得十之二三而已。”

  金熙宗在金太宗的基础之上对上京城,尤其是对皇城进行了扩建,兴建的宫殿庙宇众多,形成规模宏大的皇城建筑群。一方面,是进入稳定时期,政治经济条件具备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广泛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结果。殿宇的名字饱含中原汉文化的特点,”明德””、武德””、泰和”等名称,体现了国泰民安,致明修德的寓意。

  4.海陵王迁都

  金熙宗末年时”,酗酒妄杀,人怀危惧”,政治统治岌岌可危。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篡位,成为大金国的第四位皇帝。因为海陵王即位三年后就迁都燕京,因而上京城没有大规模扩建。

  天德元年,新落成的宫址主要有”兴圣宫,德宗所居也,天德元年名之。兴德宫,后更名永祚宫,睿宗所居也,光兴宫,世宗所居也。” 但这些宫殿,应是熙宗在位时进行修建,而海陵王时期完成投入使用,而非海陵王即位后修建的。

  天德三年(1151)始,海陵王即计划迁都。上京乃大金国龙兴之地,为”金之旧土”.下令迁都之前,海陵王作了先期的舆论工作。一日宫中宴会,海陵王问汉臣为何他种了二百棵莲花全都死了。

  汉臣回答说因为自古江南为桔,江北为枳,并非因为种的人无能,而是地理原因使然。上京位于寒冷之地,而燕京地区气候暖和,可以栽种莲花。海陵王继而下令迁都”.天德三年,四月丙午,诏迁都燕京。辛酉,有司徒上燕城宫室制度,营建阴阳王姓所宜。” 此时,营建燕京宫城的仍然是卢彦伦,”天德二年,出为大名尹。明年,诏彦伦营造燕京宫室。”

  ”天德四年冬,燕京新宫成,主率文武百官自会宁府迁都于燕,大赦天下,改明年曰贞元。” 海陵王计划迁都一年之后,新都落成,海陵王率领文武百官自上京会宁府迁都于燕京,迁祖陵,改年号为贞元,大赦天下。”贞元元年三月辛亥,上至燕京,初备法驾。甲寅,亲选良家子百三十余人充后宫。乙卯,以迁都诏中外。改元贞元。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汴京为南京,中京为北京……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迁始祖以下梓宫” 从而完成了金朝历史上第一次迁都的历史。

  海陵王迁都并不是一帆风顺,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女真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反对派认为上京地区是祖宗兴旺的地方,舍弃祖地而另选都城万万不可。赞同海陵王迁都的一派则认为”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郎主可迁都”.而海陵王的回答很有说服力”,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部分女真贵族,因安于现状主张固守京师,而海陵王却把深入更为文明的中原地区,抛弃不适应统治的旧地旧俗作为政治统治的追求。这正是奴隶主贵族与封建化统治思想的激烈碰撞,二者的思想一个是保守,一个则是试图创新。

  海陵王迁都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自然地理因素。上京会宁府地区虽然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但是其气候寒冷,又居于东北一角”,僻在一隅”.其气候寒冷程度从《大金国志》的记载中可见一斑。海陵王计划迁都之前的舆论准备中载”朕栽莲二百本而俱死”,同时兵部侍郎何卜年也认为:”北番上都,黄沙之地,非帝居也”.

  其次是加强中央集权。海陵王是因为弑兄篡位而登上了皇位,女真贵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仅了解海陵王即位的内幕,更对其逆行反抗。因而在其即位之后对同谋篡位之臣大肆屠杀,”凡当日同谋,皆加以弑君之罪”.完颜宗敏、完颜亨、完颜宗贤等位高权重的女真贵族也不能幸免,以此确保皇位稳固。”天德二年春三月,诛曹王宗敏及兀术之子韩王亨。””遂杀曹国王宗敏,左丞相宗贤。” 但是,上京乃是大金国龙兴之地,根基深厚,仍有大量的女真贵族拥有庞大的实力,足以威胁皇权。选择远离上京旧土,迁都燕京是从根本上摆脱守旧顽固势力反抗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正因为如此,在其迁都之后,下令毁上京,以防后患”:海陵贞元元年迁都于燕,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成为国中者以违制论。””正隆二年八月甲寅,罢上京留守司……十月壬寅,命会宁府毁旧宫殿、诸大族第宅及储庆寺,仍夷其址而耕种之。”

  这与其在《议迁都燕京诏》中所说”所贵两京一体”可谓南辕北辙,可见其诏书所言只不过是为能顺利迁都而缓和矛盾的权宜之计。

  加强政治经济统治。金国自灭亡辽与北宋之后,其统治疆域扩大。然而由于上京在东北一隅,导致”以北则民清而事简,以南则地远而事繁……供馈困于转输,使命于驿顿。” 转运困苦,舟车劳顿使得金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鞭长莫及。

  除了在政治上加强南北联系,便于控制中原外,”也反映出金政权在经济上更多地依赖于中原的倾向”.海陵王迁都客观上也是为了加强国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推进女真封建化进程,加强同汉民族经济与文化的融合。

  最后是施展个人的宏图大志。海陵王,名完颜亮,字元功,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是辽王完颜宗斡的第二子。海陵王自幼聪明好学,又喜好读书,熟识汉文化,甚至长相也类似汉人”,汉言其貌类汉儿……学奕象战、点茶、延接儒生,谈论有成人器”.其自幼在汉文化的熏陶之下长大,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封建化的思想在海陵王身上愈显突出。海陵王的宏图大志是希望立足中原,吞并南宋。他在《南征至维扬望江左》诗中写道,”万里车书尽会同,江南岂有别疆封。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也体现了海陵王的雄心壮志。

  5.金世宗重建

  上京城作为都城直到海陵王迁都之时止,但是迁都之后它并未就此衰败而一蹶不振。公元1161年,金正隆五年,完颜亮在征伐南宋的途中被部下完颜元宜等谋反被杀,金世宗完颜雍入中都,即位称帝。

  金世宗即位后恢复了上京名号”,大定十三年七月庚子,复为上京”,修复上京宫殿,并且于公元1184年亲自巡行上京,居住达一年之久”.大定二十一年复修宫殿,建城隍庙。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有皇武殿,击球校射之所也。有云锦亭,有临漪亭,为笼鹰之所,在按出虎水侧。”

  世宗巡行上京之时已经61岁,执掌帝位也已经有24年,为何此时要从燕京出发,不远千里,不顾舟车劳顿,带领王公大臣到偏在一隅的上京故地巡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上京会宁府是世宗生长的故土。金世宗于”天辅七年癸卯岁,生于上京”.上京是养育世宗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情都有着幼年不可磨灭的记忆。而且此时的’世宗已经是一个年过60的花甲老人,落叶归根的思想使他无法忘记这份眷恋难舍的感情。

  其次,安定朝纲的需要。世宗从海陵王的失败中得出教训,稳定朝局,离不开女真贵族的支持。

  上京故地仍有大量的女真贵族留守,亲巡上京,对他们表达慰问,正是世宗表达自己不忘根本,重视女真贵族的一个好机会。宴请、赏赐、升官,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为了联络感情,安定人心。

  最后,加强统治的必然。此时的大金政权,在世宗时期又经过了24年安定的发展,四方太平。

  但是,随之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民族精神的缺失。安定太平的生活,使女真族人最初的简朴、尚武精神衰落,尤其是女真贵族们,骄奢淫逸,养尊处优,忘记了祖宗基业的来之不易。世宗的亲巡就是要重振女真族驰骋天下、策马扬鞭的雄风。

  但是,无论世宗多么眷恋上京旧土,如何大肆修建上京皇廷建筑,扩大上京规模,增加人口,甚至恢复上京名号,最后都没有还都于上京。这充分说明了大金国女真族的封建化程度已经有了根本的提高,中原文化已经深入女真统治者的思想。公元1185年,世宗皇太子允恭逝世,采用的是汉族礼仪”,命太子妃及诸皇孙服丧,并用汉仪”.这是女真民族发展的进步,重建上京也只是为了巩固大金政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封建化道路上的倒退。

  四、金上京城与辽上京、金中都城制的比较

  1.金上京城与辽上京城城制的比较

  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天的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白音高勒河与乌尔吉沐沦河相交之处西北岸的洪积台地之上。是辽朝的五京之首,是辽朝兴建较早,规模最大,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中心。金继承了辽代的五京制度”,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

  金建国之后效仿辽朝,建立了自己的国都上京会宁府。金上京与辽上京在形制的建设上有相似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两京城制最为相似之处即都采用南北二城制。以这种方法修建城池在中国北方甚为少见,而金上京会宁府与辽上京临潢府堪称为此形制的典型代表。

  辽上京南北两城,北城为皇城,南城为汉城,北城的南墙与南城的北墙相连,北城略作长方形,两城形成近似”日”字形的城址。皇城内部有宫城,坐北朝南,位于北城中部偏北。辽上京的这种形制与其实行的政治制度有着紧密联系,辽朝实行南北官制,”官分南北,胡汉分治”,以辽朝制度统治契丹本民族,而以汉民族的制度来对待汉人。南北两城的明确区分即是这种制度的反映。而金上京也采用南北城制,则是继承辽朝制度的反映。

  其次,两城的选址都力求优越的地理位置。这是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特点之一。周围地势易守难攻,城池本身地处平原地带,气候、资源等条件优越,适宜于生活。作为古代都城,其军事和政治的因素对选址的影响更为重要。金上京会宁府与辽上京临潢府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有着显着的共同点。

  最后,对城市河流的一致要求。城市供水对都城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此二城,金上京的北城有河流经过,自西南流向东北,穿越北城。辽上京的南城则有河流经过,方向自东北流向西南。河流流经都城,成为金上京与辽上京选址的又一共同点。

  金朝在继承学习辽上京临潢府形制的基础上兴建了南北二城的金上京会宁府,其原因除了因为金朝在制度上承袭辽制之外,也与金任命兴建都城的卢彦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卢彦伦本是汉人,又于辽上京居住多年,深受辽朝文化的影响。在兴建上京会宁府之时,卢彦伦将辽上京的形制建筑特点带到了新的都城兴建中去。但是,金上京并非一味模仿,而是有所突破,两城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南北二城的功能正好相反。

  金上京在功能上是北城为汉城,南城是皇城,同辽上京北城为皇城而南城为汉城截然相反。这一点,可能与流经城市的河流有关。辽上京的河流则是流经南城,金上京的河流流经的是北城,而北城则是金上京居民的生活区域,南城则是辽上京居民的生活区域。皇城居住的多是皇室后宫、王公大臣、女真贵族,皇城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是不可能的。而居民生活的区域,像谷物、稻米的农业生产,冶铁业、金银器制造、陶瓷加工的手工业等生产生活是离不开充足的水源。卢彦伦很有可能是根据金上京地区的河流走向改变了南北城的方向,将皇城与汉城对调,更加便于城内居民的生产生活。

  2.金上京城与金中都城城制的比较

  海陵王迁都燕京,上京会宁府结束了国都的地位,而中都取而代之。金中都,位于今北京西南宣武区与丰台区交界处。从古城的形制来看,如果说金上京同辽上京相似之处多不同之处少的话,那么金中都同金上京则是相似之处少而不同之处多了。

  金中都与金上京在城址的选择上都是遵循了古代都城的选址特点,自然条件优越。并且中都城中也有充足的水源,即西北方向小湖水流出的小河,今称为莲花池。在中都的建设者同样也有上京城的建设者卢彦伦,宫室的建设方面是有所继承的。但是,两城的形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首先,中都不再采用南北二城制,而是以”回”字形建城。中都是海陵王”遣左相张浩、右相张通古、左丞蔡松年”,”诏彦伦营造燕京宫室”,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仿照宋汴京城而建,由外城、内城、皇城层层叠加,因而形成”回”字形格局。金中都外城的形状近似正方形,东西比南北稍长,宫城位于城内居中略偏西偏北,皇城位于宫城南部城内居中略偏西偏南,两城都略呈长方形。中都的”回”字形建城方法是中国古代中原王权都城的传统建筑模式,层层相套,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由此可见,此时的金朝统治者海陵王已经把中原王朝加强封建皇权的思想深深地融入了都城建设之中。”回”字形建城方法一直影响到元、明、清的都城建设。

  其次,中都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的特点。中都外城有十二门,”每一面分三门,一正两偏焉”.从外城的城门来看,已经形成了对称的特点。而皇城与内城都是位于从外城正南的丰宜门、向北经过皇城正南城门宣阳门、宫城正南城门应天门、宫城北门拱辰门而到外城正北的通元门所形成的中轴线上。城内建筑与宫殿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分布与排列,形成对称的建筑格局。除了城的大体形制外,中都内实行坊制”,金中都外郭城,西南和西北二隅有四十二坊,东南和东北二隅有二十坊”.以此来看,纵横交错的坊制也必然是对称的街坊,两侧建筑必然平行规整排列。此时中都的建筑改变杂乱无章的规划,而被四四方方的规矩思想所支配。

  结 语

  金上京从公元1115年始至公元1153年,一直作为大金国的国都,不仅反映了当时金朝的社会生活状况,而且是金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金源文化”的发祥地。从上京城的建设过程来看,女真人在建国初期实现了快速的封建化进程,契丹文化与汉文化融入其中;从金上京的形制特点来看,金朝在继承辽上京南北城的构筑特点之上有所发挥,一改辽上京的南城为汉城,北城为皇城的特点,将皇城置于南城,北城则为官衙及汉城。总之,金上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处处体现出金代初期文化融合的特色,以女真统治民族为主体的女真文化同汉文化、辽文化或叫契丹文化等文化逐渐融合发展,进而形成有金一代独特的文化特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金上京城的规模与历史演变

赞 (0) 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