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童的读书心得

本文核心词:杨舒童。

杨舒童的读书心得

读贲友林的《此岸与彼岸》有感

杨舒童乌市第42小学

记得第一次听王老师说《此岸与彼岸》是一本关于如何写反思的书时,心想教育类的书也能起这么美的名字呀,一定要读一读。转眼到了学期末,王老师拿来一大堆书让学员们选读,我抢先举起手,终于我顺利得到了它。

当看到作者简介时,我不由的产生钦佩和愧疚:贲老师从教17年以来发表了600多篇文章,简单计算一下,平均下来每个月要发表3篇文章。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对于一个成天扎堆在书本中,有一大堆烦琐教学任务的数学老师来说,那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想想自己,平时领导要求写的教学小记都不能坚持天天写,都在抱怨没时间,真是惭愧呀!我们都知道课堂的教学是日复一日的、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做教师,大多数的日子都是一杯白开水,难以惊天动地。教师的生活,平淡而平凡;教师的生活,辛苦而寂寞。但贲老师却能在辛苦、寂寞中寻求到了快乐,并将这平淡、平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采,上百万字的教学手记就记录了每天课堂上的亮点、败笔、意外、等等这些真实的精彩的片段。扪心自问,我何时做到了这一点?每次开学前,我也默默的给自己制定了每天写教学随笔,教后反思的宏伟目标,可是每一次又被”等一会””明天写””先陪陪老公”这样的理由搁置了。而贲老师却将坚持每天刻画不同内容的平凡,看成一种责任,怎能不让我钦佩?他不断的纪录,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坚持,才有今天的成就。

平时一看书就想睡觉,可这一次,就像看连续剧一样,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每一个小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像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平时,看到学生的这些点点滴滴的错误,我没有细心的追究里面隐藏着学生的学习心理,以至与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屡次犯同样的错误。同样是老师,却有不一样的思考和行动,当然结果也就不同,这怎能不让我愧疚?其实,教学反思、手记不就是一种研究性的行为吗?是我们对自己每天的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分析,是指引我们今后教育教学的’指明灯。每当我们在翻阅备课本时,浏览一下日常的教学反思,便勾起一个个小回忆,好像看到了一颗颗珍珠,虽不耀眼但依然光亮。

书中说到:”我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最精彩的、最与从不同的、最有体会的,用最直接、最明了、最简便、最完整的方式交给学生,然而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经历、去体验,做到以最小的代价引起学生最大的思考才能真正使学生得以发展。”读到这,我仿佛觉得说的就是我。课上我总是想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用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却忽视了,只有学生真正体会了,经历了,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接着我想,这样会不会太浪费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的讨论往往无边无际,这可怎么办呢?贲老师好象看出我的心思,在下一章节就谈到:”不从深层次去探讨,不从算理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的争论无法深入,会演变或无意义的争吵,适当的亮出红牌,把学生的争论引向”正轨”,这才是低耗高效”。这句话仿佛给迷路的小孩一盏明亮的灯,心中豁然开朗。再看看贲老师举的实际小例子,让我更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象贲老师就在我的面前教授我教学的心得,使我虽未见其人,但已从心底里把他当成我最尊敬的老师。

以前写反思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现在我明白了。贲老师朴实和凝练的”记实+思考”,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课后,我可以先把引人思考的部分实录下来,然后写出自己的思考,时间久了,这些点滴就会让我永远听从”彼岸”的召唤,永远寻找新的起点,享受到人生摆渡的幸福。

贲老师的手记告诉我们错误与成长是相伴而行。大师上课有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被学生”将军”的时候,读了他的文章,让我更加自信了,原来我遇到的事情贲老师也遇到了,不过我要学习的是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贲老师说过:”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认真的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我也要学会积累,将”认真”进行到底,有这样的榜样,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怎能不庆幸?

我想如果读一本书,会让我有一种顿悟,那么这本书就是深刻的!就是成功的!贲有林的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的故事,有的只是我最熟悉的课堂,我最熟悉的学生。我也是数学教师,也同样接触了他所说的那些教学内容,我也思考,可思考的不够没有他那么的深刻;我也纪录,但不是经常,纪录的却不够有条理;我也有过整理,整理的却不够全面,更不能持之以恒。

书中说到:”教学生活的曲折,丰富,耐人寻味,我们要扎根现实,又创造性的追寻理想”。”行动,反思,让我们的教育生活多了激情,多了智慧,多了艺术,多了创造,”是啊,教育中的美是需要用心灵去感悟的,是要用行动来彰显的。

我想,敬佩、自愧之余,我更需要激励更需要奋进,他的教学之路,教学行为的确影响了我。我佩服他的同时,也在审视自己的不足。他提示了我如何看待教育,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兴趣,爱好,更是责任。对孩子负责,对教育负责,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这也让我深深的领会到: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要以更为积极的情感特征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去对待每一节课,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协助者,激励、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思维活动,以教师的创新去激励学生创新,去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成功,去探索数学问题,学到真正的数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杨舒童的读书心得

赞 (0) 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