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词:五彩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彩池-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暑期备课指导
一、教材分析
是人教版义务教《五彩池》
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课文讲了到四川省松潘县“我”旅游时,在藏龙山上看到五彩池的情景。课文对五彩池进行了生动的描述,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颜色
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慨叹大自然的神奇。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先介绍小时侯向往的瑶池,然后说见到了像瑶池那样的五彩池,既交代了五彩池在哪里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五彩池是什么样的以及五彩池呈现各种美丽色彩的原因;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结束语:原来五彩的瑶这是作者的赞叹,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开头呼应,意味深美丽。课长,再一次突出五彩池的神奇、文运用大量打比方的句子,描写生动形象,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五彩池》
李怀志,张玉莲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实验小学,河北唐山063300)
五彩池;神奇;多彩;享受大自然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06)07/08―0055―02
大自然的神奇。1.研读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①说
了半天的五彩池,那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请你读出课文的原句。(指名读)②通过刚才的读,你听出了什么?(学生普遍的读法是重点突出地名“四川省松潘县藏龙山”)③现在老师也想读一读,通过我的读,你又能听出什么?(老师读这一句,分别突出和这两个“真的”“神奇”词)④学生根据老师的朗读,分别谈自己听的感受,老师随机点拨:同样的句子,由于各人的理解不同,所以读法不同,每一种读法所表达的感受也就有了不同。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自
2.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
落。
3.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
像这些句子所描绘的美丽景象,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4.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积累三个成
语:腾云驾雾、漫山遍野、五光十色。
5.掌握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
字。
三、教学设计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五彩池》。己的感受。
本篇课文描述的画面非常美,但是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读出了什么?
字描成红“彩”于学生没有亲眼见过五彩池,所以教师要(随着学生的思路,老师将搜集有关五彩池的录像资料、图片资料等,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五彩池》
适宜朗读、背诵和语言的积累。这篇课文比较长,在教学中没有必要作过多过碎的分析,重点应放在读上;并且读的点也不宜过多,要抓住重点段落进行读的训练。
色)
2.研读课文的2 ̄5自然段。①五彩
池真的很神奇,那么五彩池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现在就请你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将重点的词句勾画出来。②读后交流汇报。随着学生的汇报,老师梳理出
大小、深浅、形状水池:多、池水:多彩池底:变化
2.初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①现在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要勾画出来,借助字典或书后的生字表或结合上下文来解决它们。②同桌互读互检,读正确的可以得到一颗星。
③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那么多五彩池的
神奇之处,那我可要问你了,藏龙山上到底有多少水池?请你用读来告诉我。(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中“漫山遍野”、说明了水池的多,读后师生共同“无数”
3.通过刚才的读,五彩池留给了你什么样
二、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了解五彩池
的印象?(从整体入手,交流对文章的总体感知)
(二)研读课文,交流感悟。
的特点及成因,感受五彩池的美丽;感受
程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浸润童话学习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利用课上的时间或课余时间,可以写
活动中带给自己的快乐,“遨游童话王国”
也可以写自己编写的童话,还可以写自己读童话时的发现,作文的题目自拟。
写完以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传看,互相写评语,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收上来看一看,针对学生的批阅情况,提出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发还学生
再次修改。修改完毕,自己反复朗读,看看字、词语和句子,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进行再次修改。
教师组织同学们将作品分类装订成册,根据童话内容取上喜欢的名字,放在班级展示台上继续欣赏。
【责任编辑:王开贵】
第四阶段:活动内化阶段(与习作教学相结合)
课文的学习为引路导“综合性学习”航“,口语交际“”展示台”让“综合性学则是习”活动实景再现“,习作”“综合性学习”成果的文字总结。
55
暑期备课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智慧和才干。
2.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
教学设计与评析《赵州桥》
冯丽云
(文安县第二小学,河北廊坊065800)
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关键词:
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4.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
教材简析:
文章编号:1009―010X(2006)07/08―0056―02
实处。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交流有关“桥”的文字图片资料,揭示课题
1.学生展示搜集的资料。
2.教师小结:桥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
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桥的种类越来越石桥、天桥、立交桥等。在河多,有木桥、
北省赵县的┖由希 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也叫赵州桥。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是什么样子的?是谁设计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询问或上网查询等(学生通过读书、
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意在培养学生搜集
是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赵州桥》
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结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设计理念:
济、匠”等10个生字。会1.认识“县、写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县、
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2.正确、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精神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启迪。通过听、说、读、思、议、写等多种的统一,语文实践活动,实现“三维目标”真正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落到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
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坚固、美观以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
及设计上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
评析是否读出了“多”;学生也可以朗读课前搜集的有关五彩池数量的资料。)④大大小小的水池,大的不足一亩。一亩有多大?老师告诉大家,一亩大约是666.7平方米,而我们的教室大约是30平方米,快算一算,大水池有我们几个教室大?小的有多大?你用手来比划一下。(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熟悉事物来体会的神奇。“水池的大小”)⑤课件出示下面一段描写水池形状的句子: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去看一看?放录像资料,教师同时配乐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
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D.……”“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还会有什么E、
形状的水池?(学生在想像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引导学生分析想像的是否合理,让学生明白:想像是要有根据的,要合情合理。)⑥刚才大家谈到了,池水的颜色也是一奇,它的颜色多,变化也多。
答。⑧既然池水本身就是清水,什么颜色也没有,那为什么到了水池里就会有了那么多的颜色呢?请你们小组内共同来找一找原因。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用课件展示池底的地质结构,理解阳光折射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阳光折射现象。
(三)回归整体,拓展升华。
1.让我们再来一起感受神奇而美丽
的五彩池。播放音乐,学生随音乐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练习背诵。
A.你能把描写颜色的词找出来吗?B.你能仿照着这些词再说几个表示
颜色的词吗?
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咖啡色、柠檬黄、天蓝、橄榄绿)
2.五彩池的确很神奇,但真正神奇的
是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才是最神奇的魔术师。)
A.自由练读:请你自由读一读这段
话,要读出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C.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这样的词,我
们一起来读一读。银(课件出示:草绿色、白色、桔黄、葡萄紫等形式的词,让学生朗读积累。)⑦我们所说的这些颜色能在五彩池里找到吗?是不是池水本身就有那么多的颜色和变化?请用你的读来回
3.如果此时,你正面对着五彩池,你
最想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抒发你的情感?快快动笔写下来。
B.班内交流读,教师适时参与学生
的读,分别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美等感受。
4.交流所写所感。
【责任编辑:王开贵】
C.这么美的五彩池,你想不想亲眼
5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五彩池-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