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

本文核心词: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的第二课。下面我们来看看《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借鉴。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1

  我在上本节课时考虑到课本上有些词语学生可能接触的比较少,所以我让他们在课前先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课堂上,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自学的成果,同时利用这个机会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课前预习和自习的方法。

  接着挑选几个比较突出的小组到讲台上和全班同学交流。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确存在这明显的两级分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滔滔不绝的说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而也有一半的学生是空手而来,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又安排了一个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我们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古代组,一组为现代组。请利用自己那个时代的通信方式,说一说从南昌到北京,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们分别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呢?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大概要用多少时间呢?

  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都很兴奋,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我感觉整个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不再仅仅是几个人在听讲了。所以我认为在上品社课是确实要多安排一些与课本有关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这门课。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2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的第二课。我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亮点是:

  一、教学目标明确,课堂能落到实处。

  本单元的内容是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一、二课内容主要是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有关通信的课标内容似乎通过第一课《通信连万家》就能完成,那么,我所执教的这一课的.价值在哪儿呢?课前我认真的研究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本课主要从历史发展观的角度让学生体会通信与生活的关系。

  因此教学中我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关键目标,每个环节都紧扣目标进行。比如,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表格,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通信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变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形成历史发展观。从今天的课堂上、学生能够体会到,正是人类的智慧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基本达到我的预想。

  二、内容充实,并拓展了课本的知识。

  围绕目标,我不断深挖教材。首先,突出教材的范例性和指导性。我认为教科书是教学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资源,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每一段文字和每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积极体验,感知通信方式的演变。其次,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教室里的学生生活是课程资源的源头水,我通过寻找和捕捉与教科书相关的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活资源,赋予教学以现实的针对性和生命力。结合书上的范例,我利用学生课前的搜集、古诗的体会、表格的观察来扩充知识。

  三、课堂朴实,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的使用。

  教学中我以教材为蓝本,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首先我以通信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了解了古代和现代的人们在通信方式上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整堂课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大胆想象,深刻体验,理性思考,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动静结合,较好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总之,我的品德课教学经验尚浅,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学生的课前调查做的不充分,我想应该是我强调得不够到位,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上课时学生不爱举手发言,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就导致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我想下次再出现这样地情况时,我可以用幽默地语言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可以说:“老师有一双火眼金睛,我发现咱班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感觉大家都像温柔的小猫一样乖巧安静,老师很喜欢你们。不过老师更喜欢热情高涨、精神抖擞的孩子,让老师看到你们充满激情的一面,好不好?”如果用上这样的激励性语言我想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我想这些都是我以后在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3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是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第二个主题的内容。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通信、传媒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本课的设计主旨是让学生了解过去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通过从古至今通信手段的不断演变历程,展示了通信技术随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迅猛发展。显示了人民的伟大智慧,从而引发学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及创新意识。

  课堂上,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穿越时空隧道,引出古代通信方式。学生积极性十分高,纷纷展示自己作为古代战士传递信息的本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掌握从烽火台到互联网从古至今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这节课课堂效果较好,主要是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备课,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课堂教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榕树文轩网 »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反思

赞 (0) 打赏一下